当第一缕苗岭晨雾掠过藤蔓,空气里混着蓝莓的谈黔清甜和百香果的蜜酸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把这份酸爽,东南一次性空运到佛山——只为给粤港澳大湾区递上一张带着露珠的州特名片。
8月21日,越山约佛黔东南州将精选的海相“果盘子”端到佛山,举办黔东南州蓝莓&百香果进大湾区专场推介活动。诚邀采购场面产跨届时,除全州最具规模的蓝莓和百香果企业,现场还将集结酸汤火锅、中药草本、茶叶等数十家行业企业及上百款产品,打造大湾区一站式选购黔东优品的窗口。此外,黔东南承诺将提供全程协调服务,保障合作顺利进行。
生态禀赋造就黄金品质
在北纬26°的"中国天然氧吧",黔东南百香果享受年均128天云雾浸润。从江县、榕江县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,十分有利于百香果营养成分和糖分积累。贵州省植物园及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,贵州百香果的可溶性固形物(果实糖度)可达18%以上。每一颗果子都是喝着山泉水长大,果皮上的星状斑纹是苗岭颁发的自然质检章。
从江、榕江地处黔东南生态腹地,凭借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,所产百香果果香浓郁、品质上乘,是当地农户脱贫增收的“黄金果”。
近期,黔东南州从江县各百香果种植基地的百香果相继成熟上市。今年,从江百香果种植面积2万亩,预计总产量达到2万吨,产值有望突破3.2亿元。
产业联动激活山区经济
产业要旺,销路必通。黔东南的水果销售正从本地走向全国,甚至跨出国门。多年来,从江、榕江两地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规模化种植,百香果产业已带动数千家庭稳定增收,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。
近年来,黔东南州水果产业立足绿色生态环境和优势特色树种,重点加快扩建蓝莓产业化基地、扩大种植时令水果观光园、提质增效万亩片千亩村果园、区域发展百香果产业化基地等。
截至2024年底,黔东南州累计投产果园面积超100万亩,累计鲜果产量超130万吨,累计产值超90亿元。从“农业+休闲”的体验经济,到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,再到“产销对接+深加工”的产业链延伸,盛夏的果香里,不仅有丰收的喜悦,更有乡村产业兴旺的活力。
如今,新一季“黄金果”正悄然转色。现黔东南州向粤港澳大湾区采购商、电商平台、投资机构、科研院所及媒体单位发出正式邀请,共建产销对接平台,助力山区好货走进湾区。
8月21日,相约佛山,一起去品味来自黔东南的山水之鲜。
撰文:温志勇
来源:南方农村报